2014年廣東教育藍皮書發佈。藍皮書中《廣東省高校科技人才去“官本位化”研究報告》數據顯示,廣東省高校獲得2012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、重大項目中,院(系、所)領導占比高達73.9%。總體看,在文科領域的“官本位化”現象相對稍微突出,在自然科學方面表現則不明顯(據昨日《南方都市報》)。
  媒體以《社科大項目 院系所領導圈走近3/4》為題加以報道,用“圈走”這個詞,我認為既準確又不准確,既公平也不公平。因為高校科研資源(主要是項目經費)與獲獎,學校中層幹部(院系所領導)不成比例地偏多,也就是科研“官本位”現象,要分兩方面看,一方面是我們熟悉的學術腐敗,“關係”比“實力”重要;另一方面,與傳統上知識分子學而優則仕的文化有關,高校教學線的中層領導,實事求是地講,大多數也是行業內業務骨幹,這是學術資源向這部分人傾斜的客觀原因之一。
  關於科研經費的分配體制,早在2010年北大、清華生科院院長施一公教授與饒毅教授聯合在《科學》雜誌撰文,直指中國科研經費分配受行政力量影響而出現不公平現象,這制約了科技創新。而相對來講,文科比起理科,更是這一不公平的重災區。因為理科項目成果,科學家得到認可,一般須在國際刊物發表論文並接受國外同行評議,標準相對透明。但文科領域,因為語言與學科歷史的關係,接受國際學界“制約”的因素相對較弱,外來監督的機制匱乏,使“小圈子”研究盛行。
  文科經費本來就少,一些省級文科科研項目,項目招標、經費給誰,一看每年的招標指南就知道。就省內來講,院系、方向、專家就這麼多,而項目招標定題,也主要是省內最強學校專家把持。假如項目評審是你評我我評你,項目驗收是你不攔我我也不攔你,一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命題作文,二來你還不是自由研究,第三嘛你還限制來自省外國外的同行競爭,怎麼可能不是“小圈子科研”?
  而在高校里,一般來講,都有培養和提拔院系所業務尖子當領導的傳統。過去我也聽人講,當系主任等於自廢武功,個人學術上得不償失,只因行政科研無法兼顧。但是,目前體制下,往往是領導出面才能拉到錢。所以實際中的情況是,當了領導後這些原本的業務尖子沒幾個有精力有時間做科研,但每年又要掛幾篇文章,項目和錢弄回來,常常是年輕普通教師和研究生在具體做項目。
  在我看來,光批評院系所領導“壟斷經費”,不改革各級社科基金等項目的招標評審體制也不行。現下類似科研項目已成為高校眾多“數字管理”的一環,以科研經費多寡論英雄,學校排名學科“評優”,基金和項目數都是“硬指標”。在某些學校,文科本來就“不賺錢”,不拿項目不僅臉上無光,還影響院校“創收”,為了拉到錢,在官本位的社會裡,你還必須領導出面掛名爭取項目。諸多環節,陳陳相因,遠非高校一家就能解決問題。 □麥嘈  (原標題:[街談]社科大項目領導“圈走”,一言難盡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sxah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